北京哪个医院对白癜风治疗有效果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911.html
"啊,你只知道有一种冲动,
另外的一种你便全无所知!
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们心胸,
一个妄想同另一个分离!
一个沉溺于迷离的爱欲之中,
执拗地固守着这个尘世,
另一个猛烈地要脱离凡尘,
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
这是浮士德的一段经典独白。
《浮士德》,这部脱胎于德国传说的恢宏史诗,长达行诗句,内容复杂,结构庞大。整部诗剧的构思与写作持续了64年,几乎贯穿了歌德的一生。
△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歌德
(JohannWolfgangvonGoethe,-)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却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诗剧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描述了他追求真理的一生。德国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教授、炼金术士约翰·福斯特,传说中他的实验非常怪诞,以至被拖进了地狱。歌德从民间故事和感情波折中,敏锐地察觉到人性的矛盾与光辉,通过浮士德与魔鬼交易灵魂的隐喻,抒发自身关于人性、理想、欲望的反思与拷问。
△法国作曲家古诺
(Charles-Fran?oisGounod,-)
作为一个钢琴家和画家的儿子,古诺很早就显示出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年,古诺获得公费到意大利音乐深造的机会,正是在那里,他读到了德国大文豪歌德史诗般的诗剧《浮士德》。随后的20年里,古诺没有停歇过要为这部诗剧描画音乐的愿景,直到这幅音乐画卷越来越明朗清晰。
可是,当古诺向巴黎歌剧院(ParisOpera)递交自己几乎完成的歌剧《浮士德》剧本时,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音乐不够“华丽”。好在另一家抒情歌剧院(Théatre-Lyrique)的经理LeonCarvalho同意接纳,但有附加条件:首演推迟一年,减少上演场次,而且,必须由他的妻子出任歌剧女主角。
△古诺《浮士德》出版封面,
△首演中的"玛格丽特"Miolan-Carvalho,
剧院经理的妻子
△舞台场景设计--玛格丽特的花园,
△舞台场景设计--魔鬼梅菲斯特的宫殿,
终于,年3月19日,《浮士德》在巴黎抒情歌剧院首演。剧本的编剧之一朱尔斯·巴比尔(JulesBarbier),因为担心评论家们的"找茬"——把歌剧脚本和歌德伟大的诗剧相提并论,甚至躲在家中不敢去现场。
很快就证明了这些担心是多余的。《浮士德》赢得了评论界的一片赞誉,成了当时最受巴黎观众欢迎的剧目。古诺又及时对这部歌剧作了不少修改,把初版中所有的人物对话都谱了曲。四年后,古诺还专门为英国的明星男中音桑特利(Santley)的伦敦首演追加了一首咏叹调,《远离家乡去出征》。
△美国"老大都会"歌剧院的开幕歌剧《浮士德》,
年10月22日
△歌剧院包厢内穿着优雅的艺术赞助人,
当《浮士德》最终在巴黎歌剧院上演时,已是巴黎首演的10年之后。那时,《浮士德》已被翻译成25种语言,演遍欧洲各大歌剧舞台。古诺在剧中增加了芭蕾场景,《浮士德》不折不扣地成为法国大歌剧(GrandOpera)的扛鼎之作,甚至红火到了大洋彼岸。年,庆祝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落成的开幕剧就是《浮士德》,很长一段时间,"大都会"都被戏称为“浮士德搭建的剧院”。
歌剧《浮士德》(Faust)
作曲:查理·古诺(CharlesGounod)
原作:歌德《浮士德》第一部,
脚本:JulesBarbierandMichelCarré
参照:卡雷剧作《浮士德与玛格丽特》,
结构:五幕法语大歌剧
首演:年03月19日巴黎抒情歌剧院(ThéatreLyrique)
演出时长:分钟
主要角色:
浮士德(学者,Dr.Faust)男高音
瓦伦丁(玛格丽特的哥哥,Valentin)男中音
梅菲斯特(魔鬼,Mephistopheles)男低音
玛格丽特(Marguerite)女高音
玛塔(玛格丽特的邻居,Martha)次女高音
席贝尔(暗恋玛格丽特的男孩,Siebel)女高音反串
△第一幕浮士德的书房里
上了年纪的学者浮士德独自坐在书桌前,昏暗的烛光下,他感叹自己对学问追求和生活热情的幻灭。他准备服毒自尽,并呼唤魔鬼前来索命,没想到,魔鬼梅菲斯特真的应声前来.....
△舞台场景设计--玛格丽特的幻影诱惑着浮士德,
科文特花园歌剧院,
△舞台场景设计--玛格丽特祈祷的教堂,
科文特花园歌剧院,
古诺最初版本的《浮士德》,没有壮观的舞台设计,没有宏大的管弦音效,没有唯美的芭蕾场景,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性情节。它更像一部“抒情剧”——自然、简单、真诚,剧中的抒情场景比戏剧性或超自然的场景更加打动人心。
△第三幕梅菲斯特设计了浮士德的爱情诱惑
△第五幕狱中的玛格丽特拒绝了浮士德的解救
古诺在批判和继承法国歌剧传统的基础上,对悲剧注入了自己的理解。有别于以咏叹调为主的意大利歌剧,或过度强调宣叙调的法国传统歌剧,古诺运用了"抒情歌剧"这一新颖的歌剧体裁,借助世俗生活中的旋律,如歌曲、浪漫曲、舞曲等,逐渐衍化为抒情歌剧的音乐语言。
《珠宝之歌》是歌剧第三幕中一首著名的咏叹调。玛格丽特在自家院子里发现一个精美的首饰盒,她忐忑地打开盒子,刹那间,闪闪发光的珠宝令她目眩神迷。她试戴着首饰,陶醉于镜中自己的美丽。这曲咏叹调有着喜悦欢快的旋律,优美迷人的和声,以及丰富的颤音与花腔。再加上速度、力度和调性的变化,咏叹调宣叙调的对比运用,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音乐形象。
△“歌剧女皇”安吉拉乔治乌《珠宝之歌》,
英国皇家歌剧院,
咏叹调《珠宝之歌》
啊!我笑看着自己
如此美丽的这面镜子,
是你吗,玛格丽特,是你吗?
回答我,回答我,
回答,回答,快回答!
不!不!这不再是你的脸!
不......不,这不再是你的脸,
这是国王的女儿,国王的女儿!
不再是你。
当她经过的时候得向她致敬!
只要他在这里!
如果他看到我了!
像个年轻的女士,
他会感叹我这样漂亮,啊!......
镜子里我看到了如此美丽的自己!
古诺这种现实主义的﹑真诚自然的音乐表现手法﹐以及色彩丰富的和声与配器﹐都是在法国大歌剧中所少见的。《浮士德》中,除了华丽的《珠宝之歌》,还有浮士德表达爱慕的《圣洁的小屋》、玛格丽特深情的《图勒王之歌》﹑哀伤的《纺车边的咏叹调》、魔鬼梅菲斯特赞颂贪婪与金钱的《金牛犊之歌》﹑诙谐趣味的《小夜曲》、玛格丽特哥哥瓦伦丁的《远离家乡去出征》、合唱曲《士兵之歌》,可谓名曲如繁星。
△士兵合唱,英国皇家歌剧院,
浮士德表达爱慕之情的《圣洁的小屋》
你好,这圣洁的小屋,
一个无瑕且圣洁的灵魂在这里居住。
这样的贫乏中,有着何等的富足!
这样的简陋中,有着何等的珍宝!
噢,大地!
你如何能孕育出这样美丽的她,
在你的羽翼下,她成长,
在你的守护中,她安眠......
玛格丽特表达思念之情的《图勒王之歌》
他是图勒国王
谁,直到这忠实的坟墓
为了纪念他美丽的爱人
他打造了一个黄金酒杯
他很好,在我看来
没有什么财富却显得很有魅力
每逢盛大的宴席他都使用它
每次他饮酒
眼里总是充满泪水!
当他感到死神来临
躺在那冰冷的床上
那冰冷降临嘴边
他的双手做了最后的努力
为了纪念他心爱的女人
他最后一次饮酒
杯子在他的手中颤抖
他也渐渐放弃了自己的灵魂。
△浮士德表达爱慕之情的《圣洁的小屋》
△玛格丽特表达思念之情的《图勒王之歌》
△梅菲斯特赞颂贪婪与金钱的《金牛犊之歌》
△梅菲斯特诙谐有趣的《小夜曲》
△瓦伦丁《远离家乡去出征》
△玛格丽特《纺车边的咏叹调》
歌德和古诺在虔诚、世俗和浪漫之间寻求的平衡,年被苏格兰导演大卫·麦克维卡爵士(SirDavidMcVicar)成功地搬上了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舞台。迄今,麦克维卡制作的《浮士德》,已经在英皇科文特花园歌剧院上演了五个音乐季。
继年的成功之后,悉尼歌剧院音乐季的《浮士德》,继续沿用麦克维卡版。故事背景设置在古诺的同时代——19世纪70年代颓废而放纵的巴黎。大教堂的圆柱耸立在摇摇欲坠的拱门之后,浮士德在魔鬼的诱惑下,押上了他以灵魂为代价、凶多吉少的赌注。
△悉尼歌剧院版《浮士德》,
查尔斯·爱德华兹(CharlesEdwards)令人惊叹的舞美布景重现了当年巴黎的标志性建筑:色彩缤纷的卡巴莱歌舞厅,充满巴黎风情的歌剧院,圣塞维林教堂内庄严肃穆的管风琴。眩目的舞台,奢华的戏服,这些感官刺激的画面既让人愉悦又令人不安--这似乎是一种无言的提醒,只要有一丝机会,我们,都可能重蹈浮士德的覆辙。
"《浮士德》影响了我,音乐在我耳边回荡,仿佛我内心悲鸣的回音。”
——查尔斯·狄更斯
真正的经典总是涵盖着全人类共通的疑问和主题,《浮士德》无疑具备这样的气质。无论是歌德的诗剧还是古诺的歌剧,《浮士德》这部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很多人在浮士德的赌约或是玛格丽特的选择中,找到了自己人生某个阶段的缩影。与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拷问相似,浮士德的思想悲剧也曾出现在我们普通人的生命中。浮士德对青春和肉欲的追念、渴望和贪婪,以他丧失灵魂为代价。人性、理智和命运的互相纠缠对抗,到底哪里才是救赎的出口?
△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版,
有意思的是,歌德自己并不相信有哪位作曲家合适把他的大作谱上音乐——除了早早去世的莫扎特。想到歌德曾对莫扎特《唐?乔万尼》那种五体投地的佩服劲儿,哈哈哈。
唱片版本推荐:
米雷拉·弗蕾妮饰演玛格丽特多明戈饰演浮士德尼科莱·吉奥洛夫饰演梅菲斯特乔治·普雷特指挥巴黎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基丽·蒂·卡纳瓦饰演玛格丽特何塞·弗朗西斯科·阿拉伊扎·安德拉德饰演浮士德埃夫根尼·内斯特伦科饰演梅菲斯特科林·戴维斯爵士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维多利亚·德·洛斯·安赫莱斯安赫莱斯饰演玛格丽特
尼科莱·盖达饰演浮士德
鲍里斯·克里斯托夫饰演梅菲斯特
安德烈·克路易坦指挥巴黎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
推荐阅读:
电影里的古典音乐——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1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2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3(上)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3(下)
古典音乐唱片的封面明星:上——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4
古典音乐唱片的封面明星:下——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4
音乐与美食,皆不可负——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5
音乐与舞蹈,天生的一对恋人——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6
拨动心弦的音诗和画意——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7
旅途中的音乐风景——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8
一只浴火向生,纵声放歌的凤凰——Laura的音乐笔记分享9
一个迷人的混蛋——Laura的歌剧笔记分享1
一场天马行空的狂欢——Laura的歌剧笔记分享2
爱之神秘更甚于死亡——Laura的歌剧笔记分享3
出于真诚的挚爱,我又想起你——道不尽的英伦风情
但看万木垂梢首,便晓风吹过
夜光中的奶油——丹麦画家哈莫修依的绘画
延伸阅读:哈莫修伊绘画欣赏
FromRussiawithLove
新年快乐!
海岸、阳光应许的自由之地——西澳珀斯旅行笔记
可以“听”的动画、可以“看”的古典音乐——米老鼠的魔法与魅力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这一切如果没有你——杰拉尔德·达雷尔的情书
库布里克的电影美学——《巴里?林登》的影像与音乐分析(上)
库布里克的电影美学——《巴里?林登》的影像与音乐分析(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