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白癜风专家会诊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71022/5781271.html
关于血常规,我已经撰写文章说明如何解读血常规的异常和判断严重程度,以及告知白细胞、中性粒下降以及贫血时该如何治疗。今天写的是四项指标中的最后一项——血小板。
血小板的明显升高可以引起血栓事件,化疗之后常出现的是血小板不同程度的减少,使得出血的风险增高。临床上常用的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化疗药物有很多种,其中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是较容易引起,其中奥沙利铂比较特殊,除了直接损伤骨髓功能,还可以引起肝窦扩张→门脉高压→脾大→脾亢,脾功能亢进可以导致血小板下降。(我曾在知乎上撰写过罕见的化疗后血小板永久减少的病例,想了解的可以自行查阅。)
血小板下降的严重程度分级再写一遍,如下所示:
IV级:血小板低于25×/L
III级:血小板25-50×/L
II级:血小板50-75×/L
I级:血小板75-正常值下限×/L
首先要更正很多医生和患者的观念:即使出现血小板减少,出现严重出血的比例非常低,医生最担心的是致死性脑出血,即使血小板降为0,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脑出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基础疾病的出血风险,血小板下降大可不必过于慌张。我在临床上见到的血小板减少的案例非常多,即使是最严重的IV级血小板下降,有的患者已经出现皮肤黏膜、结膜、消化道出血和咯血,经过积极治疗都安然无恙,迄今为止没有一例出现严重问题。
一般情况下,I级和II级的血小板减少都问题不大,III级血小板减少需要注意,IV期血小板需要严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