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周三19:30《皮罗斯马尼》()
?????????()
“本片八十年代初在苏联回顾展上震撼整个中国电影界,看过的人都是三十多年念念不忘这得炸裂到什么程度。”
“我看见了孤独的颜色。”
导演:吉奥尔吉·申格拉亚编剧:ErlomAkhvlediani/吉奥尔吉·申格拉亚类型:剧情/传记制片地:苏联
片长:USA:85分钟
剧情简介
《皮罗斯马尼》()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也是格鲁吉亚最令人惊奇的作品。
关于绘画的电影中绝对无法忽视的一部。天才画家NikoPirosmani的传记电影。精巧的绘画构图意识和戏剧舞台感。
影片模仿皮罗斯马尼的绘画,以朴素、风格化、宛如置身幻境的画面,叙述了这位画家的生平。 影片以缩影的形式和独特的节奏表现了这位艺术家的忧郁、孤独的生活,几乎没有对白;但同时,影片却揭示了画家的内心世界,竭力去探索他的性格。5.13周四19:30《回归》()
Возвращение()
本片荣获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年俄罗斯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最佳新人和最佳电影奖,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处女作、金狮奖等。
“父亲的缺席从12年变成永远,照片里一度曾经存在的身影悄然隐去。灰蓝色调沉静凝练,水面波光是萨金塞夫的辨识标识之一,师承老塔明显。上帝(父亲)用七天创造世界,弑父之子的回归之路,注定要做俄国大地的流浪者。”——欢乐分裂(豆瓣短评)
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编剧:弗拉基米尔·莫伊谢延科/
亚历山大·诺沃托斯基-瓦尔索夫类型:剧情/家庭制片地:俄罗斯
片长:分钟
剧情简介
消失了12个年头之后,父亲重新回到家中,而两个儿子——安德列(VladimirGarin饰)和伊万(IvanDobronravov饰)已经长大。他们虽时时刻刻思念父亲,然真正相会时却产生了隔膜感。
父亲带着两个儿子去俄罗斯北部的小岛度假,一路上他们遇到各种困难,父亲皆能轻松解决,然而父子间的距离却始终没有拉近。他对待儿子们格外严厉,大儿子安德列对此只能小心应付,小儿子伊万却桀骜不驯。这次旅行,是否能成为父子间的疗伤之旅呢?
5.14周五19:30
老塔《安德烈·卢布廖夫》
АндрейРублёв?()
史诗长卷宗。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探讨艺术、信仰、欺骗、世俗、欲望、战争,终至沉默。从俯瞰镜头的震慑力量到坍塌教堂里一只走过的黑猫,塔科夫斯基是最好的影像作家。——蜉蝣(豆瓣点评)
塔可夫斯基犹如神迹的史诗片。1.热气球坠地与骏马翻滚;2.裸女的狂欢与游向彼岸;3.一切皆为虚空;4.白桦林中的灰蒙细雨;5.于神的宽恕与自我忏悔间踽踽独行;6."女源出于男"vs哑女面对泼墨白墙的啼泣;7.以少年铸钟喻指雕刻时光;8.末段对彩色壁画细节的驻足观赏+砖墙雨锈+四马雨中食水草。——冰红深蓝(豆瓣短评)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编剧: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类型:剧情/传记/历史/战争制片地:苏联片长:分钟(重映版/蓝光版)
剧情简介
15世纪初,俄罗斯动荡时期。著名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安纳托里·索洛尼岑AnatoliSolonitsyn饰)在大公的邀请下前往莫斯科为教堂作画,受到了贵族式的服务与对待。然而,卢布廖夫却身处在一个饱受鞑靼人铁蹄践踏和充满灾难残杀的悲惨时代。目睹了黎民百姓在大公暴政下的水深火热,卢布廖夫毅然离开教堂返回修道院。不久,卢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进行圣像创作。然而面对居民被无辜的残杀,教堂在战火中被无情的摧毁,卢布廖夫再次陷入艺术与现实巨大反差的质疑之中,拒绝继续作画。年,鞑靼人的军队终于被赶出俄罗斯的大地。在经历了炮火、鲜血的锤炼洗礼后的卢布廖夫,终于完成了传世名作《三位一体》的创作。
由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执导的旷世史诗巨作《安德烈·卢布廖夫》,用塔式特有的诗化电影语言和如历史壁画一般的浓重画笔,呈现了15世纪俄罗斯著名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漂泊与抉择的一生。本片荣获年第22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
5.16周日19:30
《石榴的颜色》+《我是帕拉杰诺夫》??????????()
用如诗般的柔情描述了一场关于“政治吟唱”的梦。在《石榴的颜色》中,帕拉杰诺夫冷漠地呈现了一个制度上的现实:在这看似自由的王国里,每个人各司其职,勤勤恳恳,却可悲地缺少了激情。政治暗喻浓郁(难怪68年政府审查被禁播改名)内容和画面都有着浓郁苏联诗电影的美。——几根佩毛(豆瓣短评)
象征苦难的石榴汁和匕首渗出血红浸满白布,乳房上的海螺,教堂里扎堆的绵羊,染布前舞蹈摸屁股的女人,屋顶上晾的书海在风中不断翻页,金球滚到前景,天使显灵、宰羊、祈祷、主教葬礼等,泥瓦匠站在圆塑管上命令诗人唱歌然后死去;僧侣服饰、取消透视法赋予每一场景以画谜般不可理解的感官飨宴。——火娃(豆瓣短评)
导演: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编剧:SayatNova/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类型:剧情/音乐/传记制片地:苏联片长:79分钟(亚美尼亚)
剧情简介
影片部分根据18世纪亚美尼亚诗人SavatNova的生平拍摄,但更多地是以诗句代替了诗人的形象。全片几乎没有对白,主要是旁白和剧中人自言自语。无法用文字概括该片的内容,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方式诠释它。影片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精彩瞬间,电影语言的诗化、色彩的明艳、构图的奇特均衡、内容上的仪式感、宗教感和展现的民族传统文化,都使影片具有超凡脱俗、特立独行的品质。当晚特别加映《我是帕拉杰诺夫》IamSergeiParajanov!()
类型:纪录片
片长:24分钟
每日设映后讨论
观影费用:28元/场
(费用含酒水零食场地)
活动购票可扫码
购票后请添加bitsoba备注场次姓名
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