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重大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在市政府网站公布,根据规划,到年,杭州要推进个重大建设项目,力争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1万亿元以上。
大布把和大江东有关的内容都整理了出来。接下来,生活在大江东的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综合交通网络更加便捷畅达了,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居了,公共服务设施也更加优质均衡了。
过去五年积蓄新动能
重大平台投资引领作用突出。大江东和城西科创两大产业集聚区路网骨架基本成型,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明显,一批战略性、引领性重大项目落户、建成,逐步成为全市产业创新引领和集聚示范窗口。年,两大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增幅22%、高于全市约10个百分点。
产业创新发展形成杭州模式。福特、纳智捷、长江汽车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陆续下线,西子航空一期投产、华东医药大江东基地一期正在开展GMP认证,推动全市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
服务保障机制创新不断。区、县(市)创新不断,滨江区推行产业投资项目并联模拟审批,大江东设立综合行政审批局,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注重产业转型项目
构建质效兼优产业体系
智慧物流。围绕全国智慧物流中心建设,以公路港、信息港为着力点,加快实施一批智慧物流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深国际华东智慧城、杭州传化公路港临江综合物流产业园、建德智能公路港等物流平台。重点规划建设中国“物联网物流产业城”,积极推进传化公路港全国运营中心,打造智慧物流公路港。
健康产业。聚焦“医、康、养、健、药”,“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14个项目,打造全国健康产业发展的示范区。以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富春药谷小镇等区块为重点,积极推进华东医药大江东生产二期、辉瑞全球生物技术中心、国药控股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修正(桐庐)健康饮品产业园等一批药品与健康食品、医疗设备与器械制造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施《中国制造杭州行动纲要》,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整车生产项目、核心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引进智能制造装备、能源动力装备、航空零部件等一批项目落地、投产,推动“杭州智造”发展。以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萧山区、余杭区为核心,重点实施吉利、广汽吉奥等新能源整车生产项目,配套实施一批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积极推进格力电器杭州智能电器产业园,加快西子航空二期建设,争取打造航空航天科技产业园。
新能源新材料项目。重点发展先进半导体材料、有机硅材料、光通信材料,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继续实施恒逸集团、盛元化纤等龙头企业高新纤维扩建、改造项目,积极推进海洋工程电缆、联飞光纤等光通信材料生产项目。实施远大住工现代建筑产业园等项目,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攻坚交通设施项目
建设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
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多样化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新建未来科技城、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等地现代有轨电车项目,规划研究跨座式单轨。
优化铁路及枢纽布局。规划建设铁路杭州西站,打造全国性铁路枢纽,力争在年亚运会前建成使用。完成杭州南站改扩建工程,提升杭州南站功能;开展杭州站改造工程,研究新增大江东铁路枢纽。
完善区域公路网络。新建江东大桥南接线萧山段、长兴至泰顺公路富阳灵桥至渔山段等国省道项目,到“十三五”末形成7条国道、19条省道共公里的干线公路网络。
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全力打造生态文明之都
防洪排涝工程。加快推进钱塘江治理,重点实施浦阳江治理工程、富春江治理工程等,新建和加固堤防公里以上。全面推进平原骨干排涝工程建设,完成八堡排涝工程,实施滨江区、蜀山片、大江东片等易涝区外排工程,新增强排能力立方米/秒,分阶段实现排涝能力达标。
污水零直排工程。完成临江、钱江等污水处理厂52万吨/日提标改造,到“十三五”末排水达到中水回用、生态景观用水标准。全力实施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临平净水厂等改扩建项目,积极推进各区、县(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
垃圾处置工程。以资源化为方向,加快建设天子岭静脉小镇、临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完成九峰环境能源项目、萧山区东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一批项目,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到年,基本建成高标准的垃圾处置系统。
土壤治理工程。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关停并转企业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确保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实施七格、临江等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继续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实现绿道全线贯通。规划推进大江东湿地公园、桐庐南堡湿地公园保护建设,全面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优化公共服务布局
共建共享东方品质之城
深化城市交通治堵。完善主城区过江通道,续建望江路过江隧道,新增望秋立交,加快推进博奥隧道,规划推进艮山东路过江隧道。
扩大优质社会事业资源覆盖面。实施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扩张工程,建成学军海创园分校、杭二中萧山分校、杭高大江东分校等一批重点高中学校,提升一批区、县(市)高中校舍。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开工并建成笕桥、康桥等职业高中,加快在大江东启动建设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中策职业学校的分校。到年建成高水平、优质均衡的杭州现代教育体系。
抓好战略支撑项目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亿元,全面完成地铁一期、二期工程,力争到年建成1、2、4、5、6等5条地铁线;加快实施地铁三期工程,加快推进1号线机场延伸线、3、7、8、9、10号线进展顺利,确保在年亚运会前建成。
快速路网工程。“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亿元,加快推进天目—环北—艮山快速路等绕城高速公路内快速路主体工程和关键性节点建设,积极实施彩虹快速路萧山段等萧山、余杭、大江东与主城区的联系通道,到年基本建成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的城市快速路骨架网络。
筑强重大发展平台
打造“一区两廊两带两港”。
1.“一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两廊”: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
(1)城西科创大走廊。
(2)城东智造大走廊。聚焦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开发区、钱塘智慧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亿元,重点实施63个项目,重点建设钱塘制造小镇、萧山机器人小镇、余杭新能源汽车小镇、大江东汽车小镇、下沙东部医药港小镇等省市特色小镇,着力推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项目建成投产,构建全市智能制造集聚区,打造“中国制造”示范区。
3.“两带”:运河湖滨高端商务带、钱塘江生态经济带。
4.“两港”:钱塘金融港湾、杭州空港经济区。
统筹区、县(市)项目布局。按照城市国际化与城乡一体化良性互动的要求,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向三区、四县(市)倾斜。
区、县(市)“十三五”重大项目汇总
大江东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