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20.html
今年,“网红展”一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互联网平台。它们都有着相似的特点:色彩鲜艳、布景和谐、外观新奇。即使你不关心艺术,又哪里去找到这样别致的拍照背景板来丰富朋友圈素材?当“高冷”的艺术被推向潮流,在令人欣喜的同时也不免一声叹息,作品前涌动的人群,似乎以一种尴尬的方式来呼应安迪·沃霍尔在上世纪提出的艺术应该回归大众了。在此,我们总结了网红展5个关键词,伴随着这些关键词,让我们盘点一下刷爆社交媒体的那些展览吧!
teamLab“未来游乐园”展览现场
光与影——错觉的诱惑
过去观众欣赏的艺术展览主要是平面化的架上绘画,立体的作品则是雕塑,而如今“光与影”的元素大行其道,不仅体现在电影、摄影中,更是当代艺术家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科技手段的介入与应用,结合灵动变化的光与影,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观感,使人产生了美妙的错觉。观众更是欲罢不能,一而再三心甘情愿地进入错觉幻觉交织的世界。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聚合彩虹》,年北京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
地点:北京红砖美术馆
这是广受青睐的埃利亚松在中国最大规模的个展,筹备工作长达2年。艺术家被红砖美术馆的构造与空间所吸引,认为这处空间具有冥思特质,犹如邀请观者进入冥思的过程。纵观埃利亚松的作品风格,大多是光电投射,镜像、人造自然这类手段。面对如此多的投射,观众或会感到眼球疼痛,还有些不明液体,有些刺鼻气味。走出展览,它所折射的主题与隐喻依然充满回响,而在里面猛拍的美照,更是足够观众散布到各个社交平台。
莱安德罗·埃利希,《坚硬的水》展览“虚·构”现场
莱安德罗·埃利希个展“虚·构”
地点:上海昊美术馆
艺术家埃利希来自阿根廷,是一位玩弄“错觉”的艺术家,其实广大观众并不知晓他。展览中的“错觉”互动装置作品多达13件,艺术家通过对建筑空间的改造,利用视觉制造的错觉和幻象来动摇人们日常生活经验里的常识,从而创造出令人遐想的视觉迷宫。其中的很多作品只是完成了一半,需要观众与其合影互动,制造出特别夸张、震撼的视觉效果,作品才算完整。本展尤其适合自拍达人,摆拍人群,犹如坠入拍美照的奇境。这个展览似乎并不待见传统艺术爱好者。
招牌展和网红带货
这些展览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在全球多次巡展,有些是知名艺术家的个展,只要一听到他们的名字,就能够呼风唤雨,迎来无数观众的追捧,还有一些则是本身不为观众熟悉,由网红精心打造引进的展览。结果都成为了红火的展览。位于北京的木木美术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创始人是一对有着艺术背景与资历的年轻小夫妻,妻子在微博上拥有万粉丝,她就是晚晚。从豆瓣开始走红,她的妆容、穿搭、发型以及八卦都引来了各种热议,早在创办美术馆之前就已经吸粉无数。
保罗·麦卡锡与戴蒙·麦卡锡合作完成《WS,雪白公主-正片》7小时,4屏影像,致谢艺术家与豪瑟·沃斯画廊?PaulMcCarthy
保罗·麦卡锡“无辜:录像-”
地点:北京木木美术馆
麦卡锡的作品充满实验精神、争议性。此前他的作品只是单独地在中国一些当代艺术展中展出过,这次木木美术馆挥写大手笔,促成了这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麦卡锡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是《白雪公主》,他将童话主角进行了颠覆性的诠释,成为暗黑的、另类的成人故事。大多数观众不太容易接受这样的暗黑主题,基本是冲着木木美术馆的网红号召力和展览相关活动派对而去的。
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摆荡》第12届上海双年展现场(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第12届上海双年展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艺术界两年一度的招牌展览,很多年前已经是路人纷纷排队进场的壮观景象。如今更是汇聚专业人士、潮人等各种层次的观众。老实说,这次并没有特别适合拿来当作拍照背景的作品,很多观众为的是蹭这个艺术热点,也很难感悟出“禹步”的内涵。
时尚与明星效应
时尚品牌与明星,自带光环,无需多宣传,本身就有极强的号召力与吸引力,还有大量粉丝的追随,在艺术展览界,如今此类展览也是层出不穷,成为了响当当的网红展。
“Hello,MyNameisPaulSmith”展览现场
英国设计鬼才“Hello-MynameisPaulSmith”
地点:北京今日美术馆
PaulSmith这个响亮的名字本身足以吸引时尚达人,普通人买不起可是照样能看得起。这个展览的门槛不高,大众都能够理解,而且主办方还打造了五颜六色的纽扣墙、超级大台灯等网红打卡点以及亮眼的周边产品。展览期间,观展人群络绎不绝,排长队才能入场。做到了看展和拍照两不误。
GUCCIx莫瑞吉奥·卡特兰“艺术家此在”展览现场
GUCCIx莫瑞吉奥·卡特兰
“艺术家此在”大展
地点:上海余德耀美术馆
这是自亚力山卓·米开理成为古驰的创作总监后,古驰举办的第三个跨界艺术展览。本身该品牌在中国就有极大的号召力,再加上国际知名的当代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的大名,成为了那段时期内上海最为重量级的展览之一。这个跨界展览分为17个房间展出,创造了一个亦幻亦真的梦境。如今正是一个需要做梦的年代。“艺术家此在”这个名字换言之等于(观众)你在哪里?号召大众的积极参与,很显然,观众非常乐意来此互动,留影。
沉浸式体验
这类面向于广大观众,结合科技、数码、多媒体、声光电的综合型展览,具有互动性,体验性,尤其在视觉效果上格外出众,面对传统印象中高大上的艺术,大众更容易接受此类展览,特别受到网红的青睐,对他们而言体验沉浸式展才是时下最in的时尚。
作品《雨屋》,兰登国际
兰登国际:万物与虚无
地点:上海余德耀美术馆
其中的招牌作品无疑是《雨屋》,自年首次展出后便受到社交网络的持续追捧,今年再来,雨更大了。排队几小时,观展十分钟,观众也心甘情愿,只为在此体验到一场不被淋湿的倾盆大雨,并且拍出别具一格的照片。这件作品对于大多观众的意义基本上是体验+拍照。对于科技爱好者而言,则是体验作品的科技含量。
经典永流传
如今中国的艺术展览界呈现出展览井喷的势头,甚至哗众取宠,看似光鲜亮丽,圈钱的展也涌现不少,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经典作品始终在心中占据崇高的地位,众望所归,今年果然迎来了不少经典作品的国际级大展。
“心灵的风景“展览现场
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英国泰特美术馆首度来华举办展览,本身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难得一见的英国国宝级画作漂洋过海,展出作品不乏庚斯博罗、康斯太勃尔、透纳等巨匠的代表作。这是一个彻头彻尾兼具学术性、审美性、愉悦身心的展览,展览红在“泰特”这个国际品牌,英伦古典范儿,以及经典本身的魅力。
爱德华·霍普《夜游者》,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作品由上海博物馆提供
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
地点:上海博物馆
这是今年上博临近年末,世界美术主题的压轴大展,这些画作中包括了爱德华·霍珀《夜游者》这样的名画。这次能够来到中国,实属难得。在欣赏到这幅原作的刹那间,就会使人眼前一亮,再欣赏其独特的构图,画面中的夜色,宁静的街道,餐馆中默默坐着无语的男女,心却一下子静了下来。很多观众并不了解这些艺术家和画作的背景涵义,经典原作的魅力足以笼络观众的人心。通过观赏这场展览使得观众获得了相关知识与美的享受,并不在意拍不拍照。
编辑—Elva、Echo
撰文—IrisLi
点击下图,获取更多网红艺术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