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只需做好这三部曲,家长工作零难度

中国早教论坛秘书处   托儿班的孩子正玩着大型玩具,浩浩的外婆躲在墙角处笑眯眯地看着正在滑滑梯的浩浩。“外婆!外婆!”浩浩发现了外婆,“我要外婆。”浩浩哭着要找外婆,老师顺着浩浩手指的方向望去,浩浩的外婆一闪身消失了。可浩浩却因此哭了起来,不管老师怎么哄都无济于事。也惹得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哭着要找妈妈。托班的老师们叫苦不迭:“好不容易才安抚了孩子的情绪,都怪浩浩的外婆,又把孩子逗哭了,叫她不要来看,非要来看。”4月9-10日专家名师将带领你走进合肥《新形势下家园共育专题--引领家长与幼儿园和谐共舞》,最后面有详细课表,赶紧种草吧!

简析:

  家长心态:孩子在幼儿园要呆一整天,我还是不放心,谁知道我走后宝宝哭了多久,谁知道老师会不会批评他,老师不让我来看他,我就偷偷来看。

  教师心态:哭,是每个新入园孩子的必经之路,家长应该有心理准备,把孩子送来就该立即离开,孩子哭一会儿就会好的,家长大可不必担心。

  矛盾产生原因:其实家园双方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缺乏相互理解。作为家长,孩子是全家的心头肉,孩子刚入园时分离的眼泪和哭叫无疑让家长心痛不已。然而教师,每隔三两年就会接一批新生,幼儿入园时哭闹。对她们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当然也就不以为然了。由于没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造成了家长对教师的做法不满意。教师又埋怨家长不配合,矛盾由此产生。

解决方法:

 1.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家园分离

  做好相关调查工作,了解新生基本情况,并在开学时,提供一些新异的玩具来吸引幼儿,转移其注意力,从而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2.照顾好幼儿的生活,让家长放心

  幼儿从由专人照顾的环境进入几个人照顾几十个人的环境,会不会适应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在“保教并重”的前提下,加大保的力度,照顾好幼儿的生活,让幼儿从家庭全方位保育的教育环境向幼儿园“保教并重”的教育环境逐渐过渡。进餐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情况,对于不会自己吃饭的孩子,要在鼓励自理的同时适当喂一喂。如厕时教师要仔细护理,尽量避免尿裤的情况,更要避免因此而造成幼儿感冒、生病的情况。幼儿午睡时,教师要多安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自然入睡,同时要加强巡视,小心幼儿受凉。

第二步:知己知彼,投家长所好

案例:

  妞妞的奶奶一接到孩子就问老师:“老师,今天给妞妞喂饭没有?”“妞妞今天很乖。我们只给她喂了一点点,几乎都是她自己吃的。”“哎呀,那怎么行?”妞妞奶奶说,“她自己吃不快,吃凉了要生病的,老师麻烦你帮我喂喂她吧!”“应该锻炼她,让她自己吃。”老师说。“哎呀,她还小,等她大了自然会自己吃的。她身体不好,老师您就费心喂喂她吧!”

简析:

  家长的心态:孩子的身体好是最重要的,只要他能吃好、吃饱,喂一喂又何妨,小班的老师是应该喂孩子嘛。

  教师的心态:每个孩子都喂肯定不现实,将这样的孩子列为“特殊儿童”进行照顾并不恰当。更何况,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会自己进餐也是小班幼儿应发展的目标。家长就是不能包办太多,更不能要求教师包办幼儿。4月9-10日专家名师将带领你走进合肥《新形势下家园共育专题--引领家长与幼儿园和谐共舞》,最后面有详细课表,赶紧种草吧!

  矛盾产生原因:对幼儿园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一方过分强调幼儿的现阶段需要,而另一方面却盲目强调幼儿的长远发展需要,立足点的不同,导致了家园教育观念之间的分歧,由此造成了家园共育幼儿的方式、方法的矛盾。

解决方法:

 1.知家长、知幼儿

  了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做好新生家长工作,就需要先了解家长、了解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有目的地观察幼儿,对幼儿的表现有个清楚的了解,并在对个别幼儿的认识上与家长形成共鸣。这会大大拉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家长真切感受到教师很   投家长所好,时常与他们谈谈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聊一聊他们关心的话题,从而拉近与家长的心理距离。让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变成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关系。

  投幼儿所好,说孩子喜欢的话。提供孩子喜欢的东西,组织孩子喜欢的活动,让孩子接纳你,家长也就接纳了你,既然已经接纳了对方,有矛盾也能化解。

第三步:巧妙引导,密切配合

案例:

  欢欢和飞飞争起了一架玩具飞机,争抢中飞飞狠狠给了欢欢一个拳头,老师急忙分开两位幼儿,问飞飞:“你怎么打人呢?”“他抢我的飞机。”飞飞说,“爸爸说的。谁敢抢我东西,我就打他。”

简析:

  家长的心态:孩子当然不能太懦弱了,在幼儿园就被别人欺负了,到了小学、中学怎么办?走上社会怎么办?

  教师的心态:我们要对全班孩子的安全负责,决不允许打人事件发生,家长误导幼儿打人更不应该,应该教给孩子正确与人相处的方法。

  矛盾产生原因:幼儿园集体教育与家庭个别教育的差别,导致了家园之间教育理念的矛盾。

解决方法:

 1.巧抓时机,个别交流、个别引导

  针对类似的矛盾,个别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但要注意策略,若谈幼儿要先从幼儿的优点说起,若谈家长,应先从其兴趣、爱好谈起,避免引起家长误会,让家园关系陷入尴尬的境地。晨间和离园时段是教师与家长进行个别交流的最佳时机,通过单独的交流,既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特别”   有效地利用家园之间的互动行为,使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观念、育儿理念等方面达成共识,有效地解决新生家长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可以在期初召开一次家长会,就孩子入园过渡困难等问题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在会上要注意激发家长的参与积极性,让家长与教师互动起来,所涉及的要把它理清,讨论透彻。

  还可以利用“家园栏”“话题墙”等形式,向家长推荐一些育儿文章。也可就育儿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与幼儿园达成统一认识。

  也可以将家长请入幼儿园,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将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向家长展示与介绍,让家长了解教师,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园教育。也可以请家长以助教的身份,参与幼儿园活动,从中感知和体验幼儿教育的特点。还可以请家长以“幼儿”的身份,进行幼儿园教育的体验活动(例如:让家长到幼儿园上一次泥工活动),让家长亲身参与,感受幼儿园教育的真正价值与精髓。

以上三部曲,是一些简单的案例,想要深入的了解家长工作,吉奥来告诉大家秘诀,4月9-10日专家名师将带领你走进合肥《新形势下家园共育专题--引领家长与幼儿园和谐共舞》,以下是详细课表,赶紧种草吧!

时间

培训内容

嘉宾

特邀简介

讲师

4月8日

报到注册(全天),熟悉会议流程

4月9日

星期六

(上午)

9:00-12:00(上午)

主题:幼儿园家长工作——有效提升园长、老师沟通技巧

1.家园沟通的重要性;

2.运用沟通技巧效率招生;

3.有效约谈家园共育。

马赛梅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高级讲师、AACTP国际注册培训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12:00-14:00午餐休息

4月9日

星期六

(下午)

14:00-17:00(下午)

主题:巧化家园冲突——提高园长、老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对结果的思考力

1.应对家长非理性卷入孩子冲突的艺术;

2.面对家长投诉及突发事件的应对技巧(实战案例分享)。

课程贴近实际、实学易用,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功底和管理实战经验。

4月10日

星期日

(上午)

14:00-17:00(下午)

主题:双轮驱动家园共育——推进家园和谐发展(上)

1.新时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2.家园共育的多种形式;

3.家园沟通从心开始。

王娟

从事幼教行业25年,从一线园长到安徽蓓蕾幼教集团董事长。中国早教论坛特邀讲师。安徽省少儿素质教育先进个人、巾帼创业模范;县第九届政协委员、道德模范。

课程实用,接地气。

4月10日

星期日

(下午)

12:00-14:00午餐休息

9:00-12:00(上午)

主题:双轮驱动家园共育——推进家园和谐发展(下)

4.互联网时代的家园直播间;

5.巧用家长资源不要让幼儿父母亲做旁观者;

6.家长的口碑与生源。

4月11日

星期一

(上午)

17:00晚餐休息

李萍

中国早教论坛特邀讲师。河南省军区幼儿园原园长、全军优秀教师、省三八红旗手;河南教育学院干训部兼职教授。

课程幽默,实际,深受园长老师们的喜爱。

9:00-12:00(上午)

主题一:家园共育——家长工作三部曲;

1.了解沟通中家园存在哪些问题;

2.学习沟通方式六要素;

3.明确家长工作重点内容。

主题二:家园共育——家长工作实施方案。

1.定期召开家长会,消除疑虑,让其放心;

2.做好家访、家长问卷调查工作,知已知彼,投其所好;

3.定期招开亲子活动、育儿经验活动交流:巧引妙导,密切配合。

讲师风采

报名方式(统一--)

1.邮件报名。请各单位收到通知后认真填写报名回执表,并发送到电子邮箱

qq.







































鐧界櫆椋庡彲浠ュ畬鍏ㄦ不濂藉悧
鏃╂湡濡備綍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sx.com/jans/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