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力度解读middot集聚

白驳风在哪看比较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拓荒者的足迹

“台州力度”解读之二十·集聚区裂变发展篇

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每天日出日落,潮起潮落。6年后,一个个重大项目的签约、建成、投产,林立的现代化厂房,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高档的住宅区,成为这片热土之上的常见风景。

集聚区是什么?在台州人心目中,它像一块息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它的面目逐步从规划图纸上走下来,清晰度越来越高。

数字是枯燥的,但却最能说明问题:今年1-4月,集聚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1.9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2.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4%……

“在建一座城,再建一座城”,一座产业新城正在崛起!

在火热的建设场面中裂变

时间回溯到年6月28日。这一天,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正式挂牌。

“当时进入东部新区连一条平整的道路都没有。管委会在十塘坝旁搭起了一个临时的讲解平台。我拎着大音响,雨天打把伞,晴天吹风沙,一场讲解下来,拍拍衣服都能抖下一层泥沙。”台州湾集聚区规划展示馆的讲解员欧歌回忆。

在集聚区约.15平方公里的规划总面积中,新围垦土地面积逾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块东部新区62平方公里均为新围垦滩涂,基础设施一片空白。当时来洽谈的投资方面对尚处于围垦中的滩涂,常常望洋兴叹:“地都还没成型,现在来投资是不是早了点,还是再等等吧。”

要招商,先筑巢。大平台是集聚区发展的基础,是“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前提。集聚区规划围绕台州湾形成“一轴一港一核三区”的总体布局,并以打造“发展模式循环型、产业导向高新型、空间环境生态型”作为主要特色建设产业集聚区,同时配套建设物流、商贸、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使规划区逐步融入台州城市群的核心圈层。目前,核心区块东部新区一期吹填及软基处理工程竣工验收;二期涂面整理工程已完成吹泥并加快真空预压,亩月湖湖面已形成。

“选择集聚区,就是选择了艰苦创业”。集聚区党工委委员汪维柏说。

建设局副局长应永祥回忆起建设集聚区行政商务大楼时的情景:面对项目选址地5米多深的泥浆池,他干脆搬进了由集装箱改制的、仅10平方米的现场临时板房,夏季板房里是闷热异常,蚊蝇叮咬;板房外是烈日当头,泥灰扑面,被太阳晒出的后颈部水泡使得晚间入睡都成问题。这一住就是几个月,与勘察单位一道硬是啃下了泥浆池上搞钻探的这块硬骨头。

"集聚区就这样一点点建起来的。"应永祥称自己是光荣的“拓荒者”。

交通路网是一座城市的骨架,也是承载集聚区发展的基础。目前,沿海高速公路台州段贯通集聚区东部新区,全线加快建设,将于年通车。沿海大通道(74、75省道南延)建成通车。市域铁路S2线年开工,将贯穿集聚区东部新区。聚海大道、开发大道、甲南大道、蓬北大道等首批市政道路已全路幅建成,开发大道东延——聚洋大道—山海大道全长约14.8公里的环线道路及桥梁工程实现半幅路基贯通。

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出发,人性化建城,集聚区的生活和公共配套设施不断得以完善。东部新区首个城市住宅小区项目——台州湾·月湖雅苑,一期11幢高楼户已全部售磬,首批近户住宅顺利交付;月湖幼儿园已建成,月湖小学主体建成,并将于年秋季开学;月湖中学、技师学院开展前期工作;首家社区全科医疗服务站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即将开业;总建筑面积m2的商业服务中心已建成并试营业;台州湾动物园一期试营业;台州湾湿地公园、体育公园加快建设。

在“规划图”到“大平台”的转化中,集聚区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也为未来的腾飞埋下了漂亮的伏笔。

在无中生有的招商中裂变

彩虹无人机台州基地项目去年5月26日签约、7月22日开工;吉奥控股新能源汽车项目去年10月12日签约、今年1月3日开工;中能机车等一批带动性较强的配套企业加快推进;总投资约20亿元的南洋新材料产业园加快推进……

在集聚区,许多产业项目都是从无到有、无中生有。而这些高端产业一旦落地投产,又能起到以点带片、有中生链的作用。这就是“裂变带动方程式”。

集聚区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任务,将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尤其把高端制造业招商摆在重中之重位置。

航天科技彩虹无人机项目,2个晚上拿出合作协议、3天时间拿出生产基地总平面方案、15天时间拿出无人机小镇规划,刷新了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的速度。从签约到动工仅仅用了57天时间,创造了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的“台州速度”。航天科技第十一研究院副院长胡梅晓说,“你们的工作成果让人眼睛一亮,你们的办事效率让人由衷佩服!这样的投资环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扎根台州,回报台州?”

中国航天科技十一院彩虹无人机项目在年7月22日作为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协议投资规模亿元以上的北航长鹰通用航空产业园签约,计划9月份第一架无人机下线,至此中国军工无人机行业前三强已有两家落户集聚区。此外,飞虎雄鹰飞机制造产业园、深圳光启集团方舟飞行器和中高端无人机生产基地等一批通航项目正在洽谈。一个崭新的无人机产业集群即将形成。

裂变!又何止一个无人机产业。

目前,汽车产业三大整车企业加快推进,年产20万辆整车的吉利V汽车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第一辆车即将下线;总投资42亿元的吉奥新能源物流汽车项目已开工;年产10万辆整车的吉利豪情汽车迁建项目已投产,年产30万辆产能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同时,一批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相继落户,巨科年产1亿只铝轮毂项目开工,世界强麦格纳、茂齐金属等等配套企业加快建设;中车配套产业园已开工,初步谈成7家高铁零部件配套企业入园。

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中国联塑新型管材生产基地开工,南洋新材料产业园二期加快建设,大名城锂电产业园、氢能小镇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在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的驱动下,在航空、高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集聚发展的带动下,集聚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快速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年1-4月,集聚区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9.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1%,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1.1,提高了20.1个百分点。

在优质的服务中裂变

“只要一个电话,资料交给我,剩下的事我来办。”这已成集聚区招商人员的口头禅。

椒江分区管委会的前期办主任洪敏被评为“最美集聚区人”,她患有纤维肌痛综合症,病痛的折磨一般人无法正常工作,几次痛得倒在会议室,等疼痛过去又以饱满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在项目前期办,这位“铁娘子”带出的一支“娘子军”,每年在单位考核评比中都是优秀。

集聚区党工委委员王韬聊起了他的一次招商经历:年10月,他与一家台湾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洽谈,张董事长只给了他10分钟时间。“一见面后我就直奔主题,集聚区有“四辆车、两张牌”,王韬说,“四辆车是指吉利沃尔沃、浙江豪情、广汽吉奥三辆汽车,加上中国中车动车生产基地也即将落户,与他们做邻居,我想这对您企业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商机;两张牌中一张牌是中国模具之乡、另一张牌是国家级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这对您企业控制生产经营成本,应该会有很好的帮助。”

过了一个星期,张董事长就带项目组来集聚区考察,当即拍板在集聚区投资年产万件的汽车钣金配件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用地60亩。

这家企业在集聚区落地后注册名为台州茂齐金属有限公司,为了加快进度,集聚区开启了桩基先行绿色通道,一边准备土地挂牌报批,一边允许企业桩基进场施工。从洽谈到签约到进场打桩,仅仅用了75天时间。

75天!这就是集聚区效率。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与问题,集聚区还定期开展“工业与重点项目服务周”,管委会班子成员带领相关责任部门分赴企业,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现场协调急难问题,年共收集问题个,解决问题个,解决率91.60%,企业满意率%。管委会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听取各组汇报,确定解决路径、时间节点,年共召开现场办公会17次,参与走访企业余人次。

不仅要帮,更要一管到底。

集聚区实施交办督办制度,年共计办理厂区周边道路路面人行道绿化建设、移动通信网络信号、项目供电专线等涉及入园企业的交办件20件。每件交办件办结后均及时向相关企业反馈办理结果,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正是这样服务、这样的队伍,成了裂变最好的催化剂。

“我要告诉我的孙子,他的爷爷曾在这片土地上奋斗过”。曾任管委会副主任的叶剑动情地说。

短评:集聚区的“裂变方程式”

一棵树不是裂变,一片森林才是裂变;一个脚印不是裂变,一条新路才是裂变;一张图纸不是裂变,一片厂区才是裂变……

回顾集聚区发展历程,是一部拓荒者的奋斗史,生动诠释了“裂变方程式”。

这是一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裂变。从图纸开始、从空地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沧海变桑田,平地起高楼,一座产业新城已初具雏形。

这是一场“无中生有、有中生链”的裂变。“全产业链”战略是裂变之道,引进了无人机、汽车产业,带来了产业“无中生有”一次裂变;这些产业又集聚生成产业链,促成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链”的二次裂变。

这是一场“以点带面、以片带区”的裂变。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引一个带一片,无人机项目将带出无人机产业群、无人机航空特色小镇;吉利、吉奥、巨科等企业的引进,将带出一系列汽车配套产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群拓荒者的足迹,迈出了奋起崛起的步伐,集聚区裂变发展的春天来了!

更多精彩,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sx.com/jans/10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