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亲戚二本毕业想去丹东黄海搞军车,特地问了我什么建议。我秒回的:即使搞研发也不去,更别提军车。
回顾自己在11年求职时也到处撞机会,在哈工程举办的招聘会上有一家叫福迪汽车的公司,看着岗位还不错,就想递一份简历,结果怎么着,人家非不要。(#‵′)靠,你无非出局的比奥克斯汽车(奥克斯空调干过SUV,你知道吗)晚一点。
如今的传统内燃机行业,强者越来越强,弱者不能及时转型,面对新能源趋势只有被淘汰。
17年秋招,这些“淘汰”车企很少出来露面了,只见部分新能源部门的招聘。这次拿什么诱惑你呢?
别想了,这些企业待遇不会高的,工作环境也不会好哪去,腐朽的体制与一汽相当,只不过它们员工人数较少,靠一些在售商用车以及补贴暂且还活着。
长期的市场销量是检验车企能否活着的唯一标准。
下面这些多年来销量惨淡的车企,恐怕走不太远了。
第一类:有干爹
1.纳智捷
江湖传说能让二手车贩子一夜白发的神器。随便一款1.5吨左右的车,百公里油耗据说12-15L,比普拉多还费油,问题是人家普拉多吃饱了真干活啊。
老爹东风与它合作初期,确实火了那么一把,如今销量月月难破千,问题是这车是ZTM丑啊。共和国次子不知怎么看,是不是该撒手了。我建议等宝岛回归一起收了吧。
17年东风乘用车招聘的待遇都还行,但东风裕隆真没听说,祈祷定岗别分到做采购,销售类的职位,不然指望涨工资,呵呵、其它技术类岗位,该去去,不耽误你学东西,嫌弃涨工资慢就等三年走人。何况台湾的企业都有种相似日企的样子,可以榨一榨你到底有几斤油。
2.观致汽车
恨铁不成钢的玩意,以色列集团和奇瑞老爹强强联合,打心里把它当做最早打造自主高端车型的公司。
造型,性能都不输合资车企,就连起亚KX系列,看起来都像模仿观致。说来惭愧,从没盈利过吧,最近据说要卖给恒大地产了。许家印能让它活过来吗?
几乎没听过近几年有校招,我倒觉得应届生可以应聘到公关策划,市场营销的部门,看看他们是如何把一款好车推广到这种地步的,当年还称卖到欧洲了,真信了。如今卖到欧洲的恐怕只有长城pickup。
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学点经验以后可以去其它自主品牌做新车型推广,营销。但别去吉利,吉利的公关,营销甩你几条街的水平。其它技术类岗位,还是推荐的,尤其是做正向开发,应届生可以躲开皮尺部的光环了。
3.青年莲花汽车
估计都没听过吧,当年我的老东家就挨着莲花制造基地,员工上班期间在家种田,接到电话就回到公司组装两台车,然后回家接着种田,每月领基本工资。
老干爹青年汽车在国内是很牛的一家汽车底盘,客车制造公司,依傍自己的实力也想试一试造轿车,就从马来西亚买了这个所谓源自英国莲花汽车的品牌使用权。实际英国莲花跑车近期被吉利收了,马来西亚这家公司也没能逃脱吉利的泰山压顶之势。
关系比较复杂,反正招聘不建议去,好像也没招聘了
4.腾势汽车
比亚迪和戴姆勒合资公司,凭借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加上奔驰的设计水平,似乎看起来很完美的组合。
14年夏季面试该公司拿到税前1.28万/月薪资,当时才毕业三年,自我感觉很不错了。但实在接受不了远赴深圳这件事,果断放弃了。
腾势在南方地区偶尔还能见到,但小编我实在搞不懂BYD自己做这个为何还要搞个腾势?它真以为戴姆勒奔驰会花心思给它技术?连白车身造型都被称为“四不像”,这是奔驰帮你设计的?
如今已经没什么销量,劝应届生绕道去BYD,跟着云轨步步升。
第二类:借尸还魂
1.DS
(#‵′)靠,达索,CATIA的母公司缩写吗?
苏菲玛索和车很配哦,真的很美。
这车还真和法国有关。50年前有过风光历史,比宝沃汽车靠谱一点,母公司标致雪铁龙一直在,年借助长安汽车的资本和产能实力,东山再起。
查看其百科,同样是历史断档期很久,如今借尸还魂。自称首发法国,然后全面进入中国,呵呵,我去两次法国从没见过DS这车,可能我还得再去看一次。可是就连中国,也很少见到这车了。整个法系车型近些年因为技术软肋,外观奇葩,都在走下坡路。
DS销量惨淡,但是研发从未停止。DS有着合资背景,想去还没那么容易。不管未来会不会shutdown,建议应届生还是要考虑下的,平台优势还是好于多数民企的。以后出来跳槽混法系车不难。
2.宝沃汽车
宝沃汽车的历史背景众所周知,消失了半个世纪,没有任何技术,文化沉淀的品牌,在福田操作下重新活过来。打着纯正德国车旗号,小火了一阵子,现在困境重重,上市没多久马上就被揭穿了老底子,据说所谓的欧洲研发中心也是空设。
我倒不怎么关心宝沃汽车的历史问题,只要车是好车,价格合理,就应该支持下。现在的汽车行业,资源整合为主,请个造型师,买产品组装,买技术匹配就可以了。
但宝沃汽车的品质问题,生生验证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实力。这车经过多家媒体试驾后都得出一个结论:除了发动机噪音大,费油之外,同级别体验都不输合资车。
发动机!!!除了它不能买之外,只要肯花钱,买全球最好的供应商产品。车灯买海拉,底盘买采埃孚,四驱买博格华纳,安全系统买博世,奥托立夫,内饰买麦格纳,天窗买伟巴斯特,后视镜买梅克朗,变速箱买爱信,仪表买大陆...
之前有个学生问我,去宝沃汽车做发动机调校如何?
我表强烈推荐。只要它自己捣鼓发动机,不用三菱的90年代产品,都能让你学到很多,BX7百公里平均油耗9L要是能降1L都是个很难的技术活。
还有其他岗位,内饰,底盘,电器研发,制造技术,我相信都比二线自主品牌有更深的技术和学习的机会。只是对宝沃社招的优先这事不能理解,社招不少人计划托付终身的,宝沃你能给吗?都快shut的公司。
3.MG
谈起MG,很多人在媒体看到的文章也没太多介绍,MG名爵和罗孚(Rover)原来都是英国车企,后来合并成一家。英国人似乎最不擅长的事就是经营车企,从劳斯莱斯,宾利,迷你,罗孚,路虎,MG等一大批豪车全部被变卖。还有林肯,凯迪拉克也是英国人利兰先生在美国创建,汽车人才辈出,自己家的就是玩不久。
MG和Rover分家后,借助上汽和印度塔塔的收购,MG原封不动的给到上汽,Rover的乘用车被上汽改名荣威,Rover的越野车路虎,LandRover被印度塔塔买走。也就是说,路虎和荣威原来是一个爹娘-罗孚。
MG很漂亮,但销量一直很惨淡,搞不清是推广问题还是中国人对英国车只认路虎和RR。
也几乎看不到MG的招聘信息,莫非都是社招,上汽内部调动。建议有机会去应聘的考虑下岗位,薪资很难要上价。
第三类:资深老牌
1.华晨乘用车
最早做国产“豪车”,高仿宝马。如今节节败退,V3,V5的质量问题频发。前几年抵押给供应商的库存车,亲身体验过宝马范。
15年社招研发技术岗,5年经验只给到税前。想想技术实力,销量,加上地理位置,没什么可推荐的。应届生绕行!社招自量。
2.哈飞乘用车
Pass。估计你没听过。
3.华颂汽车
华晨旗下商务车,硬是把充了气的五菱宏光装上宝马2.0T原装发动机,这是闹哪出?
华晨的设计师审美真是达到了极致,22万的车,线条比例怎么看都。
你求职考虑去这家公司吗?
4.夏利汽车
公司的前身是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年6月就已经上市造车。
曾经的夏利是多么的辉煌,也算是国内最早进入家庭用车的公司,可是自从年和一汽合并之后夏利就开始迅速下滑,如今夏利的衰败让人触目惊心,已经到了变卖资产维生的地步,仅一季度,一汽夏利净利润又亏损2.66亿元,离倒闭可能真的不远了。
这种企业你还能去做什么?老国企,慢慢散散混日子。
5.华泰汽车
华泰搞SUV算最早的,一直靠特斯拉,圣达菲火了几年,高仿宾利销量惨淡,如今与曙光(丹东黄海)弱弱联合也没什么起色,如今只能打着新能源旗号。
根本原因还是技术薄弱,车型的平台老旧,又缺乏核心技术,现在没有一款能拿的出手的产品,坐拥45万产能年销量仅7万,如今SUV竞争如此激烈,随着哈弗、吉利、传祺等品牌的崛起,华泰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这种企业,不论学技术还是做营销,财务,采购,都敬而远之吧。
6.黄海乘用车
清晰记得年参加丹东黄海的笔试,税前月薪元,连我们二本当年都不想去。后来两位同学去做军车底盘,两年后均走人。
曙光汽车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但旗下黄海乘用车真心是扶不起的阿斗,一直没什么起色。毫无技术亮点,品牌知名度极低,如何能坚持活下去?
每年可能招聘地方职业院校或者二本生维持新品研发,虽然都是二本出身,我还是不推荐去这种乘用车车企。但黄海的客车还是可以考虑的,尤其是北方人想回家就业。
7.昌河乘用车
从70年代开始造车,80年代自主开发。后来又搞合资,最知名的是昌河铃木北斗星。后来又搞SUV,如今也是节节败退,死撑着。没有四五线城市订单,基本是0销量。
应届生,社招,建议绕行。
第四类:小众自主品牌
这些小众品牌普遍是在年左右建立,下面例举了其中10家,实际数字远不止这些。我们也只讨论乘用车,因为文中不少车企还有皮卡,微型车业务。
1.福迪汽车
曾经非不要的车企,佩服你的勇气。除了卖得出去的几台皮卡之外,那几款SUV简直是用来耕田的拖拉机。
市场从不缺少这种毫无产品特色,毫无技术优势的僵尸车企。你会投简历吗?
2.永源汽车
皮尺部最早不是众泰的专属,而是永源。UFO和奇瑞瑞虎早期都是山寨铃木的一款SUV。据说铃木起诉失败了。
浙江的车企太多了,该散散了,交给吉利大哥就行了。把你的简历投给吉利吧。
3.吉奥汽车
从吉利走出去的高管,单干。可惜你不是威马汽车,PPT车企至少还有点盼头。
吉奥汽车早被广汽收购,只能做一些商用车。轿车,SUV就pass吧。还是得感谢广大县级市场,不然连SUV都卖不出去。
投简历的,绕行推荐广汽传祺。同样是国企背景,一汽,东风是不是要和广汽学学,你们怎么做的?
4.猎豹汽车
长白上上爬山的越野车好多猎豹,三菱帕杰罗技术,还是蛮可靠的。不知还能走多远,如今销量可非常糟糕。
猎豹新车型的投诉非常多,主要还是技术平台老旧,没什么成熟经验,用打造皮卡的精神造乘用车,这条路上不止你失败了。
没什么推荐的理由,继续绕行。
5.中兴SUV
算是很早就做皮卡的车企,一直还不错。但是SUV,我想中兴绝对是闹着玩的,它的车型可能都是用板尺,板砖堆出来的,真符合堆积木的小孩的审美。
我要是哪天在路上看见这车,我一定去买彩票。
投简历的,是要去送它一程吗?
6.一汽吉林
为什么总有一汽,Pass。
7.陆风汽车
陆丰建立也有10几年了,凭借江铃集团的扶植,在SUV领域最出名的“陆丰极光”,其他车型虽然在国内卖的很糟,但在非洲,南美还是有一点销量的。
同样不推荐去这类车企,谈技术,谈发展,谈工作体验,好像没什么亮点。
8.北汽幻速
网上吐槽北汽车标是个大猪鼻子,旗下的五线市场品牌幻速就是一个搅局者。怎么看都是面包车改的SUV。最近又开始高仿雷克萨斯前格栅。
投简历也要投北汽主品牌或者新能源。其他子品牌就是想去四五线城市捞点残羹剩饭,反正一二线注定玩不过吉利,长城,比亚迪。
9.力帆汽车
凭借出口有些量,目前还不能认为力帆即将步入淘汰期。但在国内的口碑和品牌认知度,真心快被三线城市以上的用户忘记了。
好像几款车型都颠覆了大众审美,要不要投简历去拯救外形设计中心。
10.海马汽车
本有希望冲进自主品牌大佬行列,结果越走越远。我觉得海马的外形和力帆,中兴绝对有一拼,建议邀个会议一起交流下设计心得,这都是仿哪个动物的?
海马还好,每年都有校招,不知是不是走的人多还是真心扩招,看情况后者不太可能。
第五类:假洋鬼子
日本人以为凭他们的名气搞几个廉价的“假自主品牌”,我们国人就买账了,呵呵,真有人就买了。阻拦不住了,这脑袋瓜子,下图看多了!
这些车省油,给铁皮打气楞装空间大。其它毫无优势可言,购买者怎么想的?
1.启辰汽车
某款照搬日产骐达,原形不改,换一换三线质量供应商,装上合资发动机,就拿出来卖了。中国市场从不缺这种车,要么合资,要么自主品牌,选它的顾客是怎么想的?
貌似销量很一般,我只在北方乡镇见过4S店,可能定位就是这样吧。拿回日本去卖吧...
2.理念汽车
与启辰没什么区别,丑爆了,卖的也是少爆了。还请本田拿回去吧。这车要是在大东北出现,就得上头条。
国人咋就那么好这口,嘴尖屁股大,这车跟日本女人也不像啊?
求职而言,可能合资平台本来有优势,但这两家...
对于求职者,面对有限的机会,建议看好以上部份车企它们能给你的岗位,薪资方面暂且放一放,学点货真价实的技术再说。
好啦!类似文章你是不是看过,但本文小编手打三个小时,是目前汽车行业网文最全的整理。
文章夹杂网络众人观点,以及个人观点。但肯定的讲,未来不久,这其中大多数车企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Gavin出品
读完不转发,忍心我打这么多字。
对啦,文尾advertisement一下,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