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书报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仅有的电子媒介也仅仅是电视或者收音机,闲时,人们但大部分时间基本都是通过唠嗑来打发的,我们也时常怀念那样的画面。但科技的进步在推着时代快速前进,小时候在河里玩泥巴的伙伴现在都加入了互联网科技的浪潮,成为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无数的辛勤工作者造就了科技的飞速发展,飞速发展的科技也反过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相比旧时代,现在的信息以指数级的速度进行生产并传播,但我们的大脑能够承接的信息量有限的,于是我们大多数人被淹没在这样的信息洪流中,丧失了相对独立的思考辩证能力,为满足精神上短暂的快乐,不自控且无休止的涉猎着那些段子、短视频、励志鸡汤。曾任苹果公司总裁、可口可乐公司CEO翰·斯卡利(JohnSculley)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一个非同一般的观点:“我们在工业时代学到的所有东西都趋向于制造越来越多的复杂。我想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明白,必须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简单才是终极智慧。”虽然在他执掌苹果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遵循这条真理,但他后来一系列的商业决策一定程度上从反面验证了这条真理的正确性。01要竭力避免把问题复杂化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作者创造性但提出了一种理论,把我们的大脑分为第1系统和第2系统,第1系统用于处理一下简单无需思考的问题,第2系统用于处理复杂不直观的问题,我们的大脑总是比较懒惰的,所以第1系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相比与其他生物,我们人类因为拥有了极其发达的大脑,所以没有进化出和其他生物一样坚硬的铠甲、锋利的鹰爪、宽大的翅膀,而且大脑也成了身体耗费能量最多的器官。处于节约能源的角度,我们也不想动不动就发挥自己绞尽脑汁的本领,把自己折磨个半死,否则,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人类造就被淘汰了。所以我们的大脑对复杂的事物有一种的本能的恐惧或者厌恶耶鲁大学人类关系学院的心理学家约翰·科勒德(JohnCollard)描述了七种常见的恐惧(我们每个人都有其中的一些)。对失败的恐惧对性的恐惧对自卫的恐惧对信任他人的恐惧对思考的恐惧对演讲的恐惧对独处的恐惧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对那些不简单、或者不寻找简单解决方案所产生的恐惧正是源于第5条。同时约翰·科勒德还说:“不仅因为思考是项艰难的工作,而且因为很多人害怕思考本身。他们温顺、服从并容易听从他人提出的建议,因为这样他们就不用自己思考。在脑力劳动上,他们变得依赖他人,一遇到困难就寻求保护人的帮助。”对于互联网产品,现在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人们对于产品体验的挑剔程度近乎丧心病狂,所以无论是社交、游戏、还是电商等产品都极力傻瓜化,不断想法设法减少用户思考的时间。通过简单化一个问题,人们可以不经过很多思考就可以作出一个决定,这也便是简单的力量,那些赚到盆满钵满的人无不都深谙此理。02减少你接受信息量的同时也会减少你的困惑《今日美国》(USAToday)曾发表了一篇题为“婴儿潮的脑瘫”的文章,指出这一代面对更频繁的记忆流失。文中指出,有人相信年龄不是记忆流失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信息超载。他们假设我们的大脑是电脑的存储器,我们的磁盘已经满了。有人甚至相信信息超载会成为一个医学上的问题。美国巴诺公司CEO莱恩·雷吉奥(LenRiggio)预测,在21世纪人们会吞食药片清空他们的大脑。雷吉奥先生说:“清空思想和遗忘将与减肥和节食一样。”但,要想大脑高效地工作,眼下最实际但做法应该是马上减少信息。对于如何减少信息,通常比较有效但做法是这样的:首先,你要承认你无法记住你认为你必须知道的所以东西,一旦承认了这点事情就简单不少。于是在有限的记忆里,你需要分清轻重缓急,可以委托别人办理,甚至对于一些事情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当信息数量减少的时候,你便可以更好的分析已得的那些信息,从而不会迷失于噪音信息,进而达到洞若观火的境界。此外,当你竭力避免信息烟尘时,还要牢记以下几点:数据和信息是有区别的。你会沉溺于你最喜欢的沟通设备。不要成为收集虫。你能通过电子方式找回任何东西。大多数的邮件不像发件人要求得那样紧急。始终把紧急的信息和不紧急的信息区分开来。回信始终要简短和切中要点。不要添加信号之外的其他噪音。公号首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