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声说说卡鲁索之后三位意大利男高音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顿尼采蒂的歌剧《军中女郎》海报)

(《FuniculiFunicula》《Mamma》《我的朋友们》《OSoleMio》)

意大利盛产男高音歌唱家,这不是因为他们嗓音条件就比别的国家的优越,实际上其它地方也出过非常好的大歌唱家,比意大利人并不差。但是,意大利男高音在国际乐坛上占主导地位,这个确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想无外乎有如下两个原因:第一是语言优势和歌剧文化传统。例如在十九世纪早期,歌剧作曲家有三巨头之说,他们是罗西尼、顿尼采蒂和贝里尼;接下来的是后三巨头:马斯卡尼、威尔第和普契尼。他们可都是意大利人,为之谱曲的脚本基本都是意大利语的。当然也有例外,例如顿尼采蒂的《军中女郎》的脚本是法语的。再扯远一点,就连身为德国人的格鲁克和奥地利萨尔斯堡出生的莫扎特的歌剧也有不少是意大利语的。歌剧的意大利化,就跟英语的国际化一样,早已成为定势,所以其中顶级的演唱者自然就为世界各地歌迷们熟悉和追捧。

第二,意大利歌曲,其中包括民歌和咏叹调,其旋律宽广优美,表达的感情就像一条大河,时尔波光粼粼,时尔汹涌澎湃,其总体基调异常开阔舒展,似乎要上达天听。哪怕有些歌曲是在诉说悲情,歌中也会有一种特别的明亮和健康色彩,而不是小调式的凄凄哀哀。这其中当然有好多民族文化、地域风俗以及人的性格等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这不是我要在此探讨的话题。我只想在此转述国际音乐界的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意大利经典歌曲是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如果这个共识成立,那么演唱这些歌曲的最佳人选就非意大利人莫属。因为只有他们最了解歌曲所要体现的情感和更加微妙的心理表达。在此我举一个其它例子,我曾经听过两个版本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个是俞丽拿担任独奏的;另一个是日本女小提琴家西崎崇子演绎的版本。应该承认后者的演奏技法更好,但那琴拉出来的味道却差得太远。二者的区别就跟云南的过桥米线和日本的乌冬面乌冬面一样明显。你可以认为日本乌冬面更好吃,但你就是不能把乌冬面叫做过桥米线。这是对非本民族文化的陌生问题,而不是演奏技术问题。同等道理,假使你请安德烈亚·波切利演唱《乌苏里船歌》的话,如果你闭着眼听,我估计你会认为他唱的是横穿佛罗伦萨的阿诺河或者是米兰附近的波河,反正绝不可能使你联想到乌苏里江。

我绕了这么一大圈了就是要证明意大利歌唱家,尤其是男高音最为伟大。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我的观点,我还得往下说。

从一代歌王卡鲁索之后,意大利先后有好多位获得世界声誉的男高音歌唱家,比如吉利、斯泰法诺、帕瓦罗蒂和安德烈亚·波切利。那么往下,除了吉利之外——因为吉利可以在专门的那波勒斯民歌一期中隆重推出。我下面要介绍其余的三位。

(朱塞佩.迪.斯泰法诺)

第一位名叫朱塞佩·迪、斯泰法诺。你如果参观游览过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博物馆,就会看到斯泰法诺的雕像。他的雕像能够陈列在那里,他在世界歌坛的历史地位就是不言而喻的。

斯泰法诺出生于西西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有人评价道:“卡鲁索、斯泰法诺和帕瓦罗蒂分别代表了20世纪早、中、后期男高音歌唱艺术的顶峰。”跟卡鲁索一样,他成名之后也去了美国,在大都会歌剧院有连续五个演出季的辉煌表现。但他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过度自信。他的嗓音基本条件属于抒情男高音,但他却在歌剧舞台上玩命打拼。他的嗓子不适合对戏剧男高音要求的激烈表达和紧张情绪宣泄,所以就往往负载过重,有时唱出的乐句,其美感和弹性大打折扣,就像是在喊叫。业内人士形容他的某些乐句处理听起来,就像狮子在跟兔子搏斗。当时他的好友帕瓦罗蒂都劝过他要适可而止,但他不予理睬。或者是因为名望和金钱的刺激使他忘乎所以了?这个我不能确定,只是单方面的臆测而已,不过意大利人的性格中浮夸的毛病很可能会体现在斯泰法诺身上。结果刚过40岁,斯泰法诺的嗓子就出了毛病,以往拥有力度又不失优美的声线在逐渐逊色。观众开始不满意,演出方自然就要跟他解除合同。一点点地,他退出了歌唱舞台。本来40多岁,是一个男高音的最佳年龄段,可斯泰法诺却因为不了解自己的限度而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涯,非常可惜!我记得西方有一位大学问家说过:所谓天才,一半是力量,另一半是对力量的控制。斯泰法诺显然违背了这条定理。

斯泰法诺的人生结局也跟他的演艺生涯结束一样,是个欠缺考虑的意外。他在82岁高龄时,去肯尼亚渡假——我所说的他欠缺考虑是在如此高龄,偏偏去了肯尼亚那种野蛮和社会无序的地方渡假,结果他遭到一伙歹徒的抢劫和殴打,头部受了重伤。虽然做过两次开颅手术,但他始终没有痊愈。四年后,斯泰法诺去世。他虽然已经作古,但他的歌声永存。为了纪念他,我会在第二条音频中首先播放他所演唱的民歌。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

下一位要说的是鲁西阿诺.帕瓦罗蒂,他是继卡鲁索之后又一位意大利歌王,尤其是以能唱出高亢优美的高音C著称,高音C又叫highC,是男高音的雷区,就连前任歌王卡鲁索都在这个音域上唱破了音,而帕瓦罗蒂却唱起来游刃有余。所以歌迷们又管他叫highC之王。

帕瓦罗蒂是意大利北部莫德纳人,那里也是法拉利汽车总部所在地。他的嗓音天生具有法拉利汽车引擎发动起来的穿透力。我这是在调侃,这二者之间不可能有什么联系。

帕瓦罗蒂的业余歌唱生涯持续相当长时间,他甚至一度都丧失了信心。但好运是一定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年,帕瓦罗蒂终于得到机会,在伦敦柯文特花园歌剧院,替代斯泰法诺出演歌剧《艺术家生涯》男主角,从此走上专业歌唱道路。年,也就是在同一家歌剧院,他演唱顿尼采蒂的《军中女郎》一剧的咏叹调,没有降调,而且在结尾处,一口气唱出了9个高音C。观众听罢大呼过瘾,评论家认为他唱得简直不费力气。记者后来采访他,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开玩笑地说:“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是从嗓子里发出的,还是从肛门发出的。”

老帕大叔成名之后,除了演出歌剧之外,还致力于美声歌唱的普及和公益事业,他演唱的曲目非常宽广,有歌剧、意大利民歌和通俗歌曲。不过不管他唱什么,都是帕瓦罗蒂风的。他参与三大男高音的音乐会,组织“帕瓦罗蒂和朋友们”的音乐会,所得收入好多都捐献给了慈善事业。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乐观、善良、平易近人。他最著名的标志,就是上舞台拎着一条白色餐巾。而且他向来以机智活泼著称。一次,他接受一个非常美丽的女记者采访,女记者说:“你的声带是被上帝吻过的。”他立刻带着笑回答:“你这么美丽,上帝一定吻过你的全身。”

由此,意大利人夸奖老帕大叔,说他是“我们的男人!”

但是,这个“我们的男人”也有毛病,那就是太过肥胖。这其中有个几乎无解的矛盾。男高音分大小号,大号男高音的体量必然大,肺活量也相应地大,这样他才能拥有足够的底气,发出足够有穿透力的声音。而且,一般情况下,大号男高音的脖子都短而粗壮,其中的声带比较短,当气流穿过时,声带的震动频率才能超高;还有脖子短,那跟头部距离就较近,所以发出的所谓头腔共鸣的效果就好,唱出来的高音才有劲儿又优美。

(以上我不是在瞎说,歌唱家的声带生理学依据如下:男高音的声带平均长度为1.85cm,偏差在0.09;而男中音的声带长度为1.99cm,偏差0.15)

说到这儿,也许有人会反驳我,说三大男高音,除了帕瓦罗蒂之外,另外两位西班牙人,多明哥和卡雷拉斯都不像我说得那样。其实所谓三大男高音不过是个噱头,其中的卡雷拉斯其实是个小号男高音,是夹在两头壮牛当中的一只羊。他因为年轻时长相英俊,舞台扮相好,唱得也还不错,所以在国际乐坛上赢得了不菲的知名度。

在我看来,他的声音条件和演唱水平也就中上游,因为体量小,他的声音偏单薄。你如果看过他的音乐会dvd,你会发现他在唱高难度的歌曲时很费劲,经常翘着脚来帮助自己提气。我敢斗胆说,不要说在国际上,就算当下中国,具有甚至超过卡雷萨斯水平的歌唱家大有人在。另一位多明哥自然符合我刚才说的大号男高音的标准,只是他比帕瓦罗蒂小一号而已。他像一架发声机器,没有毛病,也没有太突出的特点,跟帕瓦罗蒂比起来,他的音色辨识度差了不止一大截。

我再接刚才的话题。大体量就是肥胖,而肥胖是万病之源。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年,老帕大叔去世,享年72岁。对全世界的歌迷来说,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朋友。实话说,他是我心中唯一的男高音之王,他音域的宽广和音色的华美及特殊,我认为就连卡鲁索都比不了。

最后一位要说的是安德烈亚.波切利,就是那位盲人歌唱家,也是那位跟萨拉.布莱曼一其演唱《It’stimetosaygoodbye》的歌唱家。

(安德烈亚.波切利)

波切利年出生在离意大利比萨不远的一个小镇,他的家庭在那里经营一个小农场。在他出生的时候因为意外事故,使他天生弱视,经过好多医生会诊,确定他得的是青光眼。这个半盲的孩子天生喜欢音乐,六岁学习钢琴,同时在教堂唱诗班唱歌。12岁时,因为眼压高,跟同学踢足球时用力过猛,眼睛里的晶体破裂,从此变成全盲了。从那以后,他妈妈回忆道:只有音乐能给他安慰。他不但唱歌,还能演奏除了钢琴之外的长笛、萨克斯管、小号、吉他等多种乐器。安德烈亚.波切利现在是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

我在十几年前搜集了一盘波切利的dvd,内容是他在家乡比萨演唱会的实况加生活集锦。那是他刚刚走向国际歌坛的时期,一大批著名歌唱家到比萨给他捧场,其中就有萨拉.布莱曼。我觉得波切利作为盲人也有视力,不过是向内的,这使他的声音纯净而内敛,气息运用得堪称完美。我非常喜欢波切利,尤其是喜欢他在唱那不勒斯民歌时感情的那份真挚和深切。要知道,波切利在最困难的时候,是他的家庭和妈妈给了他最大的关怀和信心。所以,他演唱《妈妈》这首不勒斯民歌时最为动人。我会在文后附上这首歌的歌词。

最后统一报一下第二条音频播放的歌曲的名字:第一首是斯泰法诺演唱的民歌《登山缆车》;第二首是安德烈亚·波切利演唱的《妈妈》;第三首是帕瓦罗蒂演唱的、拥有9个highC的咏叹调《我亲爱的朋友》。最后,我还专门附上一个bonus,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我的太阳》的版本,演唱者名字叫赛尔吉奥·布鲁尼,他是一位那波勒斯民歌手。虽然同姓,但他跟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的太太好像没什么关系。不过也说不定,因为那位女士也是歌手,据说在嫁给萨科齐之前,她先后有过30多位情人。假设这位同名歌手是在表达对萨科齐太太苦苦思恋的话,那么他把这个原本光芒万丈的歌曲唱得如此凄苦和悲伤就情有可原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塞尔吉奥·布鲁尼生于年,年去世。他唱这首歌时,估计萨太太还没出生。

(那不勒斯民歌大家赛尔吉奥.布鲁尼)

注:因为篇幅限制,文后只附上一首《妈妈》的翻译歌词。其它两首歌的翻译歌词,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索,或者向我讨要都可以。

《妈妈(Mamma)》

演唱Andreabocelli

专辑《Incanto》

SugarSrl

妈妈我多么的喜欢

我回到你的身边

我唱着歌向你倾诉

这是我最好的一天

妈妈,我这样的幸福

再不用两地思念

妈妈,让我的歌声永远和你作伴

妈妈,有我在陪伴你,就不会孤单

我献上最美的祝愿

我唱着热情的语言

是你那深厚的恩情

始终给我温暖

妈妈你就是最美的歌儿心中回旋

生命的源泉

我永远热爱你呀!永远永远

 

你抚摸着我的卷发

慈爱地轻声呼唤

又唱起当年的儿歌

歌声里又苦又甜

望着你一绺绺白发

热泪呀涌上心间

妈妈,让我的歌声永远和你作伴

妈妈,有我在陪伴你,就不会孤单

我献上最美的祝愿

我唱着热情的语言

是你那深厚的恩情

始终给我温暖

妈妈,你就是最美的歌儿心中回旋

生命的源泉

我永远热爱你呀,永远永远

妈妈,永远

作者:利明

编辑:永行

发条橙批书

为明智而读书,为同道而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sx.com/jatp/8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