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破产在国际范围内不是什么大新闻,但在中国市场,我们确实很少听到有某某车企宣布破产的消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社会体制除了市场经济,还有传说中的国家宏观调控。即使混的再差,也总会有政府控制的大集团来为你擦屁股,改头换面后没准还能搞点补贴重新开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的北汽收购昌河。
中国的企业家确实是一个“捧在手就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群体,国家是处于什么考量与我们无关,但作为消费者,我们依旧需要慧眼去识别一个车企是否有发展前景,否则可能会出现,保养都找不到4S店这种极为尴尬的事件。
本田理念S1当年“合资自主品牌”这个概念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规避政府为合资车企设下的某些不利条款,并不是大部分人理解的“花自主车的钱买合资车的品质”。这几年,自主车企发展迅猛,完全与合资车企短兵相接,这个概念已经没有潜力了。现在除了日产启辰和五菱宝骏混的还行外,其他品牌都极度缺乏存在感,本田理念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纵观整个合资自主品牌的产品阵容,大多数都是合资车企的一些老技术、老平台,以现在汽车的更新换代速度,这些产品完全入不了主流消费者的法眼,加上自主品牌现在非常争气,除了动力总成上略鸡肋外,静态表现已经完全能够比肩甚至超越同级别合资车,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合资自主品牌完全没生存空间。类似理念S1这样的产品早晚成为历史。
本田思铭理念来自广汽本田,思铭来自广汽本田,两个都迟早被“东家”瓦解,品牌停用、车型停产。有母公司在,因为经销渠道可以暂借,这些老车倒不至于没地儿保养。但说实话,时间一久,等那些老师傅退休了,还有几个小伙子能认识并修理平行轴变速箱?
一汽夏利一汽夏利在世纪初可以说是如雷贯耳,满地的“桑塔纳”宣示着这个品牌无法被超越的荣耀,但现在的口碑和声誉已经完全跌落到谷底,国企太缺乏活力,现在还坐着当年的黄粱美梦,还不如隔壁村二狗子有出息。各大自主民企最近几年的市场表现想必一汽也看在眼里,如今传祺GS4成为爆款、荣威RX5获得好评,显然广汽和上汽都已经回过神来,一汽现在是不是也应该醒一醒,从其他方面寻找突破。
广汽吉奥在广汽吉奥眼里,传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有前奔驰的设计师加持、有三菱、菲亚特、本田技术辅助,广汽传祺现在每一款新产品都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最新推出的GS8还没上市就有着不下于当年长城哈弗的舆论热度,绝对的潜力股。反观吉奥,完全是汽车行业的小透明,已经被“长辈”放养了。买它的车?全国有20%的人能认出车标么?
三菱戈蓝戈蓝虽然挂着三菱的标,但其实是东南汽车的自主车,只是底盘和动力总成上借鉴了三菱的技术而已。现在三菱官方都宣布不玩轿车,专注SUV市场,东南独木难支,而且SUV产品已经明显有起色,显然不会把精力放在这款B级车上,即使做轿车,那也得是改装发烧友们最爱的翼神。
绅宝D80D80借用了上上一代奔驰E级和萨博的技术,听着确实非常唬人,但这是完全不考虑市场环境的决策,能有销量那才奇怪。对北汽绅宝来说,推出D80也可能完全是为了丰富家族阵容,让产品线看上去更完整、更好看,上市后花点钱造几个样车而已,也不会指望真的有人会买它。
N种自主纯电动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实施让各路牛鬼蛇神迅速涌现,就小编来看,除了北汽、比亚迪、江淮三个车企的纯电动或者混动车有诚意外,其他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都有骗补的嫌疑,特别是川汽野马、众泰知豆、华泰汽车等品牌,本来就是插科打诨的主儿,遇到这种一本万利的事儿,自然表现得比谁都积极。
纯电动车完全不需要克服传统内燃机车型面对的技术难关、一个电池一个电动机就可以完全绕过发动机质量、变速箱逻辑、动力总成匹配等等难缠的问题,说是换了壳子的“老年代步车”并不过分,产品质量、可靠性都没有保障。另外,购买这类车型其实就是变相帮助车企坑国家的钱(税),简直拉低中国人均智商。
文章来源:汽车消费网微平台编辑:李科珑
年9月27日星期二天气:4-17℃空气质量:40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