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弗雷·雷吉奥(GodfreyReggio,),美国社会活动家、实验纪录片导演。雷吉奥富于开创性的纪录片《生活三部曲》分别是《失衡生活》()、《变形生活》()和《战争生活》()。本文选自年斯科特·麦克唐纳(ScottMacDonald)与雷吉奥的访谈,原文发表于《批判性电影·第二册:与独立电影人的访谈》(ACriticalCinema2:InterviewswithIndependentFilmmakers),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年。文本可下载《生活三部曲》。
关于《生活三部曲》进行此次访谈时,戈弗雷·雷吉奥还只拍完了《失衡生活》(Koyaanisqatsi,)和《变形生活》(Powaqqatsi,)两部影片,但他取得了独立电影史册上罕见的成就:他为长篇非叙事性电影发展出一批相当大的观众群。在商业院线收获了其应有的成功之后,《变形生活》成了美国高校圈中最常被播映的影片之一和地球日(EarthDay)几乎必选的片目。尽管年《变形生活》的35毫米胶片版发行没有达到预期的商业效果,但能多次让林肯中心的爱丽丝·杜莉厅座无虚席:菲利普·格拉斯(PhilipGlass)和他的乐团在此现场演奏《变形生活》的电影原声配乐。雷吉奥的成功源于多种因素。首先,他能够拓展出一种大多数商业电影和批判电影所忽视的观众快感形态,并且他还能够在这种快感中注入一种社会关怀和灵性使命的精神性。其次,他与格拉斯之间建立了一种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格拉斯的音乐为雷吉奥的这两部电影注入了能量。
《失衡生活》力图彰显出自然世界(以美国西南部为缩影)与现代技术社会(以当代美国城市为缩影)之间的激烈对比。尽管影片没有被打造成纽约、洛杉矶这类主要城市中的某一天,但它仍与“城市交响”(citysymphony)的独立电影传统有许多共通之处,如:阿尔贝托·卡瓦尔康蒂(AlbertoCavalcanti)的《时光流逝》(Rienquelesheures,)、沃尔特·鲁特曼(WalterRuttmann)的《柏林:城市交响曲》(Berlin:SymphonyofaGreatCity,)、阿恩·苏克斯道夫(ArneSucksdorff)的《一座城市的交响》(SymphonyofaCity,)、弗朗西斯·汤普森(FrancisThompson)的《纽约,纽约》(N.Y.,N.Y.,),尤其是,《失衡生活》频繁使用延时摄影镜头来揭示城市生活的图式,这种手法在《持摄影机的人》(TheManwithaMovieCamera,,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和玛丽·门肯(MarieMenken)的《Go!Go!Go!》()、希拉里·哈里斯(HilaryHarris)的《有机体》(Organism,)、彼得·冯·齐格萨(PetervonZiegesar)《白癜风可治愈吗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