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力散文漫步圣彼得堡

漫步圣彼得堡

文/申力编辑/磐石

圣彼得堡是一条老街,十月革命后,列宁逝世,改为列宁格勒,苏联解体后,恢复了沙皇时期的老名,老街保留了很多历史遗留下的文化遗址,供人们瞻仰。

巴甫洛夫的房子里保存了很多圣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跟他笔下的人物一样经常换公寓......那些圣彼得堡最著名的人物,诗人、作家、作曲家、歌手、科学家和政治家的故居展示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灵魂,反映了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环境和周围的社会,不仅仅是个性的彰显和静态的展览,还举办令人兴奋的音乐会,戏剧表演,及各种讲座。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圣彼得堡的一个住宅,位于库兹涅茨尼巷,他从年一直住到年去世,《卡拉马佐夫兄弟》与《罪与罚》就在这里完成的,就像他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常更换他住的地方,圣彼得堡期间搬家无数次,现在的房子是他住得稍久的,中心部分是作家的书房,书房里有大量的个人用品,从家族标记到药丸盒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兄弟安德烈送的钟上显示着作家临终时间,有一个房间经常举办文艺节目。

普希金在圣彼得堡,他的故居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史诗,他与家人搬进了这幢拥有11个房间的公寓,4个月后,他与乔治-第安塞斯决斗中遇难,普希金弥留之际的床和他的一绺头发具有深刻的警世意义,令人发人深省。

一幢独特朴素的公寓,这幢朴素的公寓彰显了主人的勤奋,它是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家基洛夫的故居,有一房间里,复制了基洛夫在斯莫尔尼的办公室,办公室旁有一个女服务员的房间,办公室里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城镇的粮食分配制度;基洛夫与妻子住在这里,直到年12月被暗杀,这个公寓是记录斯大林时代的最好纪念地。

年,俄罗斯艺术家夏里亚宾离开了格拉费吉奥街的住处,对外声称是去国外旅行,实际上是移民;离开了这幢楼的主人后来在没有回来过,现在他的男低音还回荡在这条街上,《梅菲斯特》、《鲍里斯-戈顿诺夫》和《堂吉诃德》仍然着为标志在各大剧院唱响,故居里复制的马林斯基剧化妆间,装饰很有品味,一些最优秀的俄罗斯艺术家的肖像挂满墙,是世纪之交的圣彼得堡艺术家故居的典范。

纳博科夫在他的自传体小说《说话,记忆》中描述了这幢富丽堂皇的三层故居,《洛丽塔》的作者出身在这里,纳博科夫称此地是他唯一的家,事实是,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他们一家离开了圣彼得堡,没有一个真正的家,故居里没有丰富的收藏,几本纳博科夫的作品让你一瞥他的灵魂。

柯萨科夫是一位热情友好的主人,他的故居就是一个文化中心,他创作的《雪姑娘》、《沙皇的新娘》深俄罗斯人的喜爱,柯萨科夫组织的“柯萨科夫的星期三”聚会,每次都能聚集百多人,他在这幢楼里生活了15年,创作了11部歌剧,陈列馆内还有一小型音乐厅,每周都有室内演出,丰富了故居的气氛。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故居在瓦西里岛27号的11公寓里,科学家的遗孀和女儿将这间宽敞的六居室中的三间房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建了这座纪念馆,墙上的油画及叹为观止的昆虫陈列让人目不遐接,这里被人们称为“学者之家”,故居前有彼得大帝法令建造的30个纪念牌匾。

在这条街上闲逛随时都有可能遇上一个作家或音乐家,用眼睛去打量这条街可以看到一些人们没有注意的细节,然后用头脑来完善它。

年4月1日于莫斯科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申力,笔名申维希,先后在《重庆工人作品选》、《重庆文艺》、《星星》诗刊、《重庆诗歌年鉴》、《作家》、《东方散文》、《工人日报》、《诗空间》、《渝水》、《江津文艺》、《新长江文学》、《东方诗人》、《现代诗歌》、《文学时代微刊》、《红烛文苑》、《天府散文》等报刊上发表作品数百篇,有《红月亮诗画艺术社》、《江南诗画艺术院》、《相约金话筒》、《笑傲文学》、《南极光文学》、《文学艺术联盟》、《三江文学》等多家平台朗诵诗文数百篇。

“环球文艺纵横”是文艺爱好者的领地,是灵魂工程师们安放心灵的佳苑。平台以文会友,以情交流面向全国文艺爱好者,致力于文化思想传承、推介,教育教学叙事、交流,文艺创作、欣赏,时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osx.com/jabj/4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